
新能源是我国乃至全球的新兴战略产业,动力电池是其产业核心之一,其中车用动力铅酸蓄电池,因具有能量密度高、自放电率低以及不含有毒重金属等优点,已成为制造商聚焦的热点。
不可再生能源日渐枯竭,风能、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储备均严重依赖蓄电池并存,蓄电池占据未来市场的重要产品地位。
铅酸蓄电池已有170多年的历史,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动力电源,具有原材料易得、价格低廉、可靠性好等优点,目前约有95%的市场占有率。
同时,铅酸蓄电池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电池产品,生产量占全部电池总量的50%,占充电电池的70%,即便是欧美日等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,至今也仍大量生产和使用铅酸蓄电池。在铅酸蓄电池产品结构中,启动型铅酸蓄电池占比最大,达到48%;其次是动力型铅酸蓄电池,占比为28%;备用与储能型铅酸蓄电池占比为15%。
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铅酸蓄电池生产国和出口国,铅蓄电池年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四成。铅酸蓄电池作为稳定电源和主要的直流电源,需求广泛,用量巨大,与我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。从2005年至2018年,国内企业铅酸蓄电池产量呈波动式增长,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.17%。2018年全球铅酸蓄电池市场规模约为429亿美元(同比增长1%),预计未来5年将基本维持1%的增长速度。
研究表明,国内报废的铅酸电池每年达1亿多只,一般的中小城市量达数万只以上,大中型城市则达几十万乃至数百万只。铅酸蓄电池的过早报废不仅严重浪费能源,而且严重污染环境,废旧电池的回收和再利用,已成为各级政府及各企事业单位的关注热点。电池修复技术的出现是必不可少的,并且随着新能源趋势的进一步演变,蓄电池修复的市场容量也在变大。过去,蓄电池的应用主要应用在电动车、充电宝上,而未来蓄电池的应用还将向四轮轿车、汽车启动电瓶、充电基站等方向延伸。
我国为了解决大气PM2.5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,把车用动力电池列为重点发展产业之一。2020年前后,我国仅纯电动(含插电式)乘用车和混合动力乘用车动力电池的累计报废量达到12万t-17万t。如果缺少先进的蓄电池修复技术和规范的回收体系,这些电池无疑将对环境产生巨大危害。
从循环经济的观点来看,废旧蓄电池的修复与回收也是整个新能源产业链中极为重要的一环。 随着产能的扩大,修复与回收问题反过来会制约生产,影响我国企业利用自主创新,力图在新能源技术的世界领域“弯道超车”目标的实现。
因此,掌握先进的蓄电池修复技术,等于正走在新能源产业的前端。
恒旭能总部集合国内电池修复专业人才,拥有一支超过30人的高素质研发设计、技能培训的专业团队,具备强劲的技术实力和竞争优势。目前,电池修复已覆盖电动车、电动汽车、快速充电站、蓄电池检测设备等多个行业,并以高品质的技术与产品推动着各行业的发展。
从事绿色环保电池修复行业18年来,恒旭能电池修复拥有业界公认的出色管理和服务品质,通过国内国际质量认证体系,被评为中国环保技术行业连锁首选品牌、中国环保技术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,获得行业内外的高度肯定。恒旭能电池修复坚持建立有序的、具有自我创新能力的持续发展模式,协助加盟商成就高端品牌的创业梦想。